- 来源:
开学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,又一批同学将要升入小学,开始全新的学习历程。近日,上海市金洲小学教导主任马国花,这位在教育领域工作30多年的教师提醒广大小学新生和家长,要在物质条件、自理能力、行为习惯和精神状态等四方面做好准备,迎接新学年的到来。
在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之际,家长很容易会想到准备好书包、铅笔盒等学习用品。马国花说,文具绝非越贵越好、越复杂越好,而应以简洁、实用为本。铅笔盒尽量不买多功能的,也不要过多的装饰,因为一个铅笔盒就是一个玩具,功能太多很容易导致孩子上课时分心走神。垫板也是一样的道理,单色的就行,不要喜洋洋、灰太狼等图案,尽量减少诱惑孩子的因素。
物质准备的另一个方面是,要在家里给孩子布置一方学习的小天地,包括写字台、小椅子、台灯等。写字台高度要适当,符合孩子的身体特点;假如条件所限只能用大人的写字台,那么椅子要略高一些,下边垫一个小凳子,让孩子把脚踏在上面。否则,脚不着地,心不安逸。台灯要选用护眼灯,放在写字台的左侧,防止写作业时会挡住采光。
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,自理能力、独立意识的准备尤其必要。这些年,马国花老师深感孩子的自理能力越来越缺乏。有的孩子上午表现还可以,到下午就乱了套,书桌里乱七八糟,课本都找不出来。通常课间休息10分钟,一个6岁的孩子,他要上厕所、接水喝水、把上节课的书收起来、找出下节课将用到的书,如果缺少自理能力,很可能来不及。再比如有些孩子不会系鞋带,松了之后就散着,非常危险,很容易摔跤。有的孩子会在课堂上说:“老师,我的橡皮不见了。”其实橡皮就在旁边,只是他不愿意去找,懒得动。
一些基本的自理能力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,家长需要有意识地加以培养。这种教育可以从身边小事入手,教会孩子整理书包、整理玩具,让他们学会穿鞋、系裤带。马国花说,培养孩子的生存的能力,其实也是在孩子心里播下责任感的种子,孩子自理能力强,进而会动脑、善于思考,这是一脉相承的。
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见面点头微笑、懂得道歉、包容别人的不足、讲卫生等,另外,能够专心学习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,值得家长留意。比如,安排孩子下午四点到四点半学习,那么在四点钟之前,家长一定要安排孩子上好厕所、喝好水、吃好点心,让孩子在半个小时里全心投入学习中,而不能干其他事情;其间家长也不要差使孩子去拿这个、干那个。由此,孩子会感到学习是很神圣的一件事。对孩子来说,培养学习态度比识字学数更重要,孩子学习不好往往不是因为脑子笨,而是因为做事拖拉、不专心。
精神状态方面的准备则主要是帮助孩子树立一种上学的愿望,从精神上对新的学习生活有向往、有期待。马国花深有感触地说,有精神准备的孩子,心里怀着一份憧憬,脸上是充满自信的,眼睛里也是发亮的,随后会自信地投入学习。对上小学期待已久,很想做一名小学生,很兴奋地投入到校园生活。一个6岁的孩子,面对的校园、老师、同学都是陌生的,上课的内容、要求跟幼儿园的时候完全不一样,很难一下子适应。假如孩子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,过渡期势必会拉得很长,进而会变得不自信,感到焦虑紧张,这对成长是非常不利的。
进行精神上的准备,主要体现在平日的交流中。家长可以告诉孩子:以前妈妈在读小学时,什么事情最快乐,什么事情最难忘,什么事情最有趣;可以认识很多小朋友,上很多课,见到可爱的老师……如果时间允许,开学前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学校实地参观,哪怕不能进去也可以在门外看一看,让孩子对将要读的小学有了解,产生亲近感。在自然而然的对话和体验中,孩子对上学有了强烈的期待、真切的憧憬,觉得上小学很光荣,很了不起。做好了精神上的准备,开学时孩子一定是愉悦的,接下来也会主动去学习。
教育不是学校单独完成的事,离不开家庭的密切配合。家长要花一些心思,在开学前进行充分的准备,让孩子带着良好的行为习惯、饱满的精神状态,投入到全新的学习生活中。